笑點概論始於民國九十六年十月十八號,是為"出版緣由"
當時有感於身處笑點沙漠(Funny Point Dessert),不勝苦悶
遂邀稿各界賢達,集成笑點概論編輯團隊,編纂概論
笑點概論的理論基礎,建立在笑點恒等式及笑點三大法則上
有人認為說笑是一種天賦,無法有效預測以及複製
然而概論卻勇於挑戰這樣僵化的刻板印象
將亞伯特.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)的質能方程式,做顛覆傳統
劃 時代的應用
笑點恆等式(E = mc²)因此應運而生
E(excitement)=受點人遭受笑點刺激後的興奮驚奇感
M(mazement)=笑點與現實生活經驗的反差所造成受點人之困惑
C(circumstance)=笑點與現實生活環境之密切程度
笑點的科學依據由此建立,希望能藉由科學的方法量化,預估笑點
應用於各個領域
至於笑點三大法則:
1.笑點必須使大部分自然人產生發笑意識
2.除非違反第一條法則,笑點的表達傳遞不限任何形式
3.除非違反第一條或第二條法則,笑點不能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
則是提供了笑點的理論基礎,建立笑點的道德規範,使每個笑點都能發揮到極致之餘
仍擁有人性的價值: 笑點的品格,與尊嚴
奠定日後笑點研究(Funny Point Research)的基礎
廣度與深度兼具
在建立這兩大科學與理論基礎之後
笑點概論團隊馬上面臨更巨大的挑戰
笑點發展史上,就連金凱瑞,亞當山德勒也會碰上的瓶頸:
笑點的兩難
究竟是該繼續探討笑點的深度意義,還是要走入民間,對抗偽笑?
笑點概論編輯團隊內部也因此遭遇極大的分歧
這場笑點界的浩劫,是危機,也是轉機
引領笑點邁向下一個世代"笑點2.0"(Funny point 2.0)
笑點概論也為因應新時代的到來轉型為"心(新)! 笑點概論"
從生活周遭追蹤笑點理論在實務上面臨的挑戰
以及人們在茫茫人海中,面對日益氾濫的"偽"笑,如何自處:
是要跟著陪笑下去,還是瀟灑的轉頭就走?
在人情淡薄的笑聲中,笑點概論陪著大家走過走過快一年的時間
在自覺沒梗的情況下,全系列在16篇劃下句點:
曲終人散音猶在 如煙似縷漫人間
編輯團隊最後明白,不論笑點概論的架構與理論再如何精準
隨便一個好笑的笑話的出現都勝過儘管精確但枯燥無味的理論
因為理論無法帶給大家真正的開心
但一個真誠的笑話卻可以引來哄堂大笑
理論,是無法帶來歡樂的
但藉由定理判斷一個笑話的真假
可以提供我們另一種思考價值,不隨波逐流,
不讓主流的資訊言論影響自己真誠忠實的幽默感
這方是笑點概論帶給世人的真正價值
在不到一年的時間編纂十六篇笑點專文
為文難免倉促,
儘管專文中濫竽充數者所在多有
然而這些都是笑點概論編輯團隊的成長紀錄
因此不予修改,仍置論中,博君一笑,引以為戒
為了確立笑點概論中心思想的一致性及完整度
笑點概論編纂委員會決議將新增四篇,集成20,以為概論
本文為第十七篇,是為補遺
曲高和寡?
回覆刪除哈哈 我又笑了
回覆刪除